这两天,浙江中科磁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在与相关专家对接,计划进一步提升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。“截至目前,我们已经先后投入技改资金5000多万元,对厂房、设备等进行了改造提升,自动化生产初见成效。”
中科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磁性材料及其相关电子元器件、工艺品、机电产品的企业。去年以来,中科磁业依托丰富的生产经验,以自动化生产为方向,不断升级改造。当前,在中科磁业新厂区,自动化生产线已初步实现了生产、检验等各流程减员增效,在每条生产线减少20名一线工人的情况下,产能却提升50%。而且,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,不仅优化了生产工艺,更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科磁业如今生机勃勃生产线所在的厂区,原先是一幢单层的老旧厂房。“由于设备重,人流、物流不便等原因,磁性材料的厂房大多是单层建筑,利用率不高。”经过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中科磁业将其改造成为3层的标准厂房,建筑面积增加了3倍,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。该企业负责人表示,技术改造,给予了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透过企业发展,可直观感受到今年以来东阳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。今年上半年,东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数据显示:全市498家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4.45亿元,同比增长7.4%;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3.69亿元,同比增长8.8%,高于金华市平均水平2.1个百分点,位列金华市各县(市、区)第二;支撑工业产业体系的五大主导产业、五大新兴行业、五大块状行业也基本实现正增长。
今年以来,市经信局按照对标赶超发展要求,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,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,主要指标发展好于预期。这其中,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力和强大推动力举足轻重。
位于巍山镇的浙江康峰化工有限公司,这两年相继投入1000多万元,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,目前已对原有的DCS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提升,建成了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。“通过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结合,企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,生产成本得到有限控制,在工人数量减少30%的情况下,年产量提高20%。”康峰化工总工程师张位德说,未来,康峰化工还将全方位探索信息技术、物联网等技术应用,进一步促进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。
“数字经济已成为东阳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”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自2014年被确定为首批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以来,东阳市围绕示范区建设目标,着力推进两化融合项目建设,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与产业数字化转型,取得明显成效。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由2013年的60.23增长至2018年的91.38,居全省第一梯队,重点企业机联网率达36%、装备生产数控化率达51%。
同时,东阳市突出服务保障,制定出台《关于落实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八项举措》、《关于落实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,部署开展市级领导联系企业、项目、园区“三联三促”走访结对服务活动,厚植工业经济发展沃土。围绕改老建小目标,推动经济开发区、江北、南马、巍山等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平台建设,开展以亩均税收为核心的工业用地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,推动水、电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,部署开展“低散乱”企业“清零入园”专项行动,加快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工作,进一步夯实工业平台基层。
下一步,市经信局还将围绕市委、市政府“强市名城”的要求部署,在做强平台、育好产业、抓好项目、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,着力增强区域产业集中度与核心竞争力,推动东阳市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。